大将军府忙着认亲,正门前闹的那一出,则以最快的速度传扬出去,不到半日便传遍整个京城。

    人人都在兴奋地传播着这则新鲜出炉的八卦,有幸在现场的人更是口沫横飞,把当时的情景描述了一遍又一遍,比说书先生在茶楼讲的故事还要精彩万分。

    正所谓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,普通百姓看的是大将军府的八卦,但那些官员们看的可就是大将军府将来的前程。

    与大将军府素来不合的官员对此幸灾乐祸,就等着大将军府被这刚认回来的嫡子和嫡子“未婚妻”闹得天翻地覆、不得安宁,他们好浑水摸鱼。

    至于那与大将军府交好的官员,则是忧心忡忡的,生怕钱唐闹出什么不可收拾之事,到头来不但拖大将军府下水,还会连累到他们身上。

    为了慎重起见,交好一派的官员们纷纷叮嘱家里的孩子,让他们最近一段时间避着大将军府走,尽量减少与他们来往,能不见面就不要见面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这些官员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,在之后的几个月内无比庆幸他们此刻的决定。

    当然,有看热闹的,有担忧的,也有想法与众不同的,清桂镇县令的那位顶头上司冯和就是这么一个思路清奇之人。

    冯和身居高位,是当朝的礼部尚书,他表面上与大将军府关系不错,但卫元德效忠的是当今,而他,早已暗暗投靠某一位皇子。

    大将军府的前程如何,冯和并不关心,多年来他在大将军府安插了不少细作,那些所谓主子们的脾性均已了若指掌,现在欠缺的,不过是一个让卫元德下定决心倒向他这边的契机。

    钱唐的横空出世,令冯和有了一丝期待,若能将钱唐控制为他所用,能否对大将军府造成致命的打击呢?

    若是不行的话……

    一枚无用的棋子,没有留在世上的必要!

    从暗卫那里得知钱唐已经抵达京城,并在大将军府门口闹了一场,正在礼部当值的冯和略加思索,下值后请了几名六、七品的下属去醉春风楼喝酒。

    这几名官员都是冯和提拔上来的,对他绝对的忠心,一听到他请喝酒,立马屁颠屁颠地跟过去。

    一行五、六人来到醉春风楼的三楼厢房,互相见礼后,冯和请他们一一坐下,一边等菜一边态度温和地询问他们工作中是否遇到难题。

    得到领导的关心,几个人激动得连连摆手,哪怕有问题也坚决说没有哒。

    再三询问之下,得知下属的工作一切顺利之后,冯和才放心地轻吁一口气:“如此甚好,那本官就放心了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大人关心!”几人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站起来向他作揖行礼,完全一副愿意为了领导肝脑涂地的模样。

    冯和满意地暗暗点头,让他们重新坐下,状似随意地说道:“公事谈完了,接下来我们随意就是,想聊什么就聊什么……”说罢,他又问起那些官员家里的情况,东问一点西问一点,好似真的只是随便问问。

    最后,他聊到各自家里的子女教育问题,完全不怕丢脸,首先冲几位下属发起了牢骚: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唉……本官家里……算是对那个逆子无计可施了……唉唉唉……”

    几名官员面面相觑,哪能不知道尚书大人指的是哪一位。

    但那一位“逆子”深受尚书大人喜爱,哪怕他做了那么多坏事,尚书大人也只是罚他禁足而已,连板子都没挨过,不伤筋也不动骨的,他又哪里会吸取教训呢?

    每罚一次,他就变本加厉一次,现在满京城的人只求尚书大人别再罚他了,不然最终受苦的还是底下百姓们。